奶奶,您教会我和面
奶奶已经去世两年了,虽然妈妈平时不愿提起,但是我知道,我们一家人没有不为奶奶的离去而伤心难过。尤其是我,从小爸爸妈妈都在深圳打工,自打我满月后,就一直跟奶奶住在一起,有时跟奶奶比爸爸妈妈都亲。奶奶一生为人和善、勤俭持家,她那慈祥而充满温暖的笑容至今都使我念念不忘。
“今天我们包饺子,”妈妈说道,这又让我想起我已逝去的奶奶。我的奶奶出生在解放初期,那生活过得很拮据,常常听奶奶说起她们那个年代的生活经历。我奶奶是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的样子,虽然已满头白发,但是她每天都坚持打理她的头发。奶奶特别喜欢扎两个小辫子,搭在前面干活时常常会一摆头,我辫子给甩到身后,奶奶的这个惯性动作,至今我都记忆犹新。
我们家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庄里,爸爸妈妈外出打工,奶奶和爷爷就在家忙活生计,每天都是“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”的忙着。我和姐姐就不得不帮着奶奶做些家务,扫地、洗衣服、放牛等等,馒头是我们的主食。什么烙饼、馒头之类的都是自己家做出来的,奶奶说:“我教你们学和面吧。”我和姐姐不假思索的答应了。
奶奶对我们说:“和面要三光,手光、面光、面盆光。刚开始我不懂奶奶在说什么,就问:“奶奶,什么叫三光啊。”奶奶指着面盆耐心的对我说:“就是手、面盆不粘面,和出来的面要光滑,这样既干净又不浪费粮食,”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。
奶奶拿来一袋面粉放在桌上,往备好的盆里剩了六勺面粉,她一边教我,一边不停地往盆里倒水,我的这双笨手笨脚在盆里来回的搅拌。可是面就像故意跟我作对一般,总是不往一起粘,揉不到一团去。奶奶笑着说:“别着急,慢慢来,很快就会学会的。”听了奶奶的话,我开始掌握起技巧来,等面团里的水均匀后,再用力把面团给压下去,水已经差不多干了,我继续使劲的压、揉。可是不管我怎么弄,手和面盆都做到了“光”,可是盆里的面还是不“光”,上面始终留有像蜂窝一样,凹凸不平的小洞,虽然没有达到奶奶的要求,但是我觉得我做到了不少。
奶奶常常教我们,过日子就是这样,能省一点是一点,在这里省了,就可以贴到别处去,总会有用得着的地方,奶奶的这些教诲,使我终身受益。直到现在,我仍然保持着奶奶的风格,勤俭节约。因为这是每个拥有者,一生的财富!